众所周知,骨质疏松是中老年的常见疾病。我国已步入老年化社会,骨质疏松的发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然而,许多人对它的危害性还认识不足。 那么,骨质疏松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⑴ 发病率高。我国现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骨质疏松发生率占60岁以上老年人的56%,在绝经后妇女发生率更高,约为60%--70%。 ⑵ 经济负担大。在美国骨质疏松治疗费用每年至少上百亿美圆,中国约150亿元,并且,由于其防治费用及患者对家庭成员的依赖,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⑶ 骨质疏松症的表现主要为疼痛,身材变矮,骨折。严重骨痛可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无规律,牙齿过早脱落,茶饭不思,痛苦异常。 ⑷ 骨折发生率高。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如咳嗽可发生肋骨骨折。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并发骨折者高达12%。轻者可使活动受限,重者须长期卧床,给社会和家人造成很大负担。 ⑸ 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可达10%--20%。 ⑹ 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它常常是默默无声、悄悄的发生。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加,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常常丢失达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凑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