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的时候摔倒撞伤是小事一桩,年老了身体却“不堪一摔”?为什么驼背、抽筋、莫名的腰背疼痛这些症状老是纠缠着你?答案是——钙质的流失让你的骨骼正遭遇严重的健康危机。 骨质疏松不可忽视 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的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其症状主要有4大表现:1 疼痛。常见于腰背痛,并向脊柱两侧放射;2 伸长缩短,驼背;3 骨折。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会发生骨折;4 呼吸功能下降,这是由于胸廓畸形导致。 陷入误区的治疗方法 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已经疏松的骨骼恢复原状,因此预防保健很重要。专家提醒:定期检测你的骨密度,及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很有必要。但是往往因为对此病的认识不够,在治疗上很容易陷入误区。下面我们就和专家一起来看看骨质疏松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容易陷入什么误区。 1、口服雌孕激素减少骨质流失 雌孕激素替代疗法虽然可以减少骨质流失,但同时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宜在正规医院接受医生的用药指导,短期少剂量服用。 2、发生骨折后不做骨密度检查 临床上,经常有患者多次骨折后才被查出有骨质疏松症,其中最为常见和严重的是脊柱骨折患者。它会引起脊椎变形,使病人身高变矮。 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讲,注意规避脊柱骨折的风险至关重要,日常生活多加小心。不跳绳,弯腰后不宜猛伸直身体,不过度弯腰踢腿等等。 3.喝骨头汤补钙 很多骨质疏松患者认为骨头汤是补钙首选。科学研究证明:5公斤猪骨头加5公斤水,在高压锅里熬10小时,结果一碗骨头汤里含钙不超过10毫克,而一碗牛奶的含钙量却达到200多毫克。 要想预防骨质疏松,应从小做起,小孩子从小就应该吃牛奶等含钙量丰富的食物。但是补钙和维生素D不是防止骨质疏松的全部内容,还要有适度的体育锻炼、防摔倒、戒烟、保持体重的适度、恰当的药物治疗。 |